记者:不久前你策划运作的《与孩子共享自然》一书成为“《Nemton-科学世界》杯科普图书奖”20种推荐图书之一,产生了广泛影响。在那两本书之后,你怎么又想起做这套“绿色未来丛书”?孙:
其实这套书是在《与孩子共享自然》之前着手的。当前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,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,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行环境教育,普及绿色意识,显得尤为重要。而且这方面选题,是我们天津教育出版社的整体选题思路——主流选题和价值效益选题的综合体现。
记者:刘兵先生,你是怎么想起做这套书的呢?刘:
说来话长。大约两三年前,在东北的一次生态哲学研讨会上,有个编辑找我,说想要做一套环保类的图书。当时,国内已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书,但这些书基本都是对环境知识的介绍,于是我提出一个立意:把生态伦理的思想贯彻到普及读物中去,这样在思想性方面会更有特色。但当时这一设想跟出版社沟通起来有些困难,人们对环境伦理观念的认识普遍比较模糊,所以虽有这么一种创意,但一直未能做成。后来就把这个想法跟林京耀先生谈了,他在文化界、哲学界,特别是跟科学相关的领域都相当有影响,我俩一拍即合,于是就合作来做这件事。在这之后,又跟一家出版社谈起此事,出版社希望把这套书做成一大本,且要做得非常豪华,然后去评奖,对此,我和林先生却共同认为,这套书本是环境普及读物,而豪华本对于小读者、经济条件不好的读者,就变成了一种装饰品,成了很奢侈的一种环保读物,而像这样的读物就既不普及也不环保。这样又没合作成。然后就有了与天津教育出版社孙丽业的合作。
记者:你作为这套书的责编,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吗?孙:
这套书虽然有一个光明的标题——绿色未来,但书的内容很沉重。因为书中把我们原本只知皮毛的东西展开了,深入了,忽然发现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处处隐藏着危机,但这种沉重感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我们周围的环境,由此产生一种危机感,激发我们的环保意识。
刘:她表达得非常准确。现在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是很强,这有多方面的原因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对于人类环境的现状缺乏基本的了解。这套书的出发点之一,就是根据真实的的资料和数据,把我们生存环境的现状讲清楚,读者了解了这样触目惊心的现状,这套书也就达到了某种最基本的目的。
记者:真的能够达到这种预期的效果吗?孙:
这套书的电脑操作员曾跟我说过,他看到那些彩色的垃圾图片时,感到特别恶心,他以最快的速度,把彩色图片转成黑白的,就这样也还是影响了他的食欲。不久,他开车去了一趟锦州,回来后告诉我,沿途公路两边的树上都挂着那种白色垃圾,和书中的一模一样。我问他:有了这种感受,对你今后的言行是否会有什么影响,比如,当你想随手扔垃圾的时候,是否会想起这本书及它对你的刺激。他说当然会有。如果是这样,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做这套书的目的就达到了。
记者:在操作过程中你对生态环境伦理的观念有什么体会吗?孙:
仔细品读这套书,能感觉到字里行间渗透的生态环境伦理观念。环境普及类的书,大都讲物种的消失多么快,各种物种由于人类的捕杀,其多样性的减少,这对人类的未来是多么的不好,这实际上还是站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立场上,关注的仍然是我们人类自己。其实鸟类也好,兽类也好,它们也是一种生命体,作为一种伦理的底线,对生命应有一种敬畏之心、尊重之情,只有确立了这样一种关系,才能真正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去交流,去沟通,达到融为一体的境界。书中有一幅珍尼·古道尔与黑猿交流的照片,看后就会有这样一种真切的感受。
刘:这套书前前后后改了好几稿,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,虽然这些作者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,但就生态伦理来说,他们的一些人也只有一些模糊的潜在的意识,这反映出专业人士在人文素养方面,还需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。这就为实现我们最初的创意又增加了一层困难,不过,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尽了很大努力,有一些可喜的成果,但是还是有一些遗憾。这也恰恰说明普及这种观念的必要性。而这也正是做这套书的意义之所在。
记者:这套书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图片丰富,版式新颖,这也是一大特点吧?孙:
我们就是想使其产生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,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。这样容易给读者留下形象而深刻的印象。比如我们把动物的头像放大,读者可从动物的眼中读出很多内容,像尸横遍野的藏羚羊,令人触目惊心。
记者:你对这套书的销售前景怎么看?孙:
这套书作者权威,内容全面,文字浅显,图片鲜活,只要我们宣传得力,其销售前景应该是比较乐观的。年前北京发行所到我们那里座谈,对这套书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
(“绿色未来丛书”,《消失的绿色》等8本,石山主编,林京耀、刘兵执行主编,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)